當清晨的陽光透過玻璃窗溫柔地烘烤著地板,青山周平從容地走到窗前,觀望著清靜的胡同。生活的味道隨著太陽的升起漸漸彌散開來,處處充滿著人情與煙火的氣息,這就是他為什么如此喜歡北京的原因之一。
北京的天氣雖然總是晴空萬里,空氣質量卻差強人意。剛好,青山周平喜歡綠色的植物,家里種上了一些郁郁蔥蔥的綠植,也算是對霧霾天氣的一種慰藉。十余年旅居北京的生活,給這位日本建筑設計師身上澆注了濃厚的北京味兒,青山周平也由此不斷認識中國、了解中國,將自己的設計與中國的文化交融在一起。
青山周平喜歡北京的胡同,在南鑼鼓巷的胡同里一住就是十幾年。多年來,他日夜穿行于此,看著在門前曬太陽聊天的老人、買菜的大媽,這就是他心中美好生活的一種呈現,一種基于文化的天然設計的生活方式。他說,胡同里的菜市場,就是他的冰箱。
設計師是一個負責呈現藝術與美的群體,他們的工作就是讓美好透過人們的視野,不斷綻放在周圍。
說走就走,用腳走出人生奇遇
如何找到自己真實的內心所在?這是一個困擾著無數人的問題,許許多多的人在自己的人生進程中不斷地求索著它的答案。有的人目標明確,一生熱愛乘風破浪,鐘情冒險與新鮮,也許折騰下來并無所得,但這追逐的過程回味無窮。有的人渾渾噩噩,被時間推著前進,在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上都隨波逐流,過著不咸不淡,少有風浪的人生,雖然談不上精彩紛呈,卻也知足安穩(wěn)。
青山周平也曾在這條路上進行過許多探索。在他還在日本上大學的時候,他就從大阪渡船來到上海,從這里開啟他為期一年的異國他鄉(xiāng)之旅。1年這個時間是他一開始就確定的,為此他向學校提出了休學一年的申請;以上海作為他國的起點也是確定的,為此他坐上了從大阪到上海的輪船。
但是,其他的一切都是未知的,他只有一條方向線:從東往西,經由哪些國家,到哪些城市,在一座城市呆幾天,這一切都是不確定的。看似宏偉的計劃,又好像沒有計劃,走一步看一步,憑運氣遇上美好與驚喜。好在沿途的見聞沒有讓他失望,一次次地沖刷著他的世界觀。
那一天,他終于穿越了整個中國,來到了西藏與尼泊爾的邊境線上;那一刻,他感受到了國界線對文化的分割是多么地奇特。這一邊是中國,那一邊是尼泊爾,說著不一樣的話,吃著不一樣的飯菜,有著迥異的生活習慣與認知。他發(fā)現世界上還有許多讓他難以理解的東西,卻因存在而變得合理。
譬如,在印度恒河邊上,他看著人們在漂浮著尸體里的恒河水中沐浴,人們并不覺得污濁恐怖,反而覺得是一種神圣。現代科學、醫(yī)學、生物學在此刻
不值一提。在耶路撒冷,宗教賦予了這座城市與眾不同的建筑風貌,就這一個城市里,青山就見證了三種不同的宗教文化與建筑風格,矛盾又統(tǒng)一。在土耳其海峽邊上,這邊是歐洲,那邊是亞洲,就連人種都有了分水嶺,大千世界光怪陸離。
其實除了歐洲,這一趟旅行很多城市并沒有太多著名建筑大師設計的作品,青山旅行的初心也不是去看那些名勝古跡,而是探尋最普通的城市,去看人們最普通的生活狀態(tài)。
西藏路途中匍匐跪拜的朝圣者,篳路藍縷;土耳其荒涼的小車站,寂寞清冷……這些原始而純粹的生活方式與城市場景,讓他看到了一種生命的力量,把他從程式化的建筑設計中一步步剝離出來。作為一個匆匆過客,青山不斷思考著人與空間的種種聯(lián)系。
這一趟隨緣的旅行剛好持續(xù)了一年,線路也很有意思:沿著絲綢之路,到新疆、西藏,從尼泊爾穿越印度和巴基斯坦前往中東,再從摩洛哥到歐洲,兜一圈之后,從俄羅斯回到北京,在上海坐著船原路返回大阪,有始有終。這一年,青山周平走遍了25個國家。
俯仰之間,遍歷塵跡。旅途上一路演變的建筑風貌、不同民族人們迥異的生活方式,讓青山周平不斷地重新認識著這個世界的設計。
青山周平見證了各地的建筑設計和文化,也由此見證了文化之間的包容排斥、理解抑或不理解,每個人都在竭力活出生活的美好。見得多了,包容心便開始越來越強大,青山不再以絕對的好壞對錯來評價一個建筑或者生活方式。他意識到設計師應該不斷探索,在設計創(chuàng)作的時候要拿掉原來的條條框框,給每一次的設計注入靈魂。
美好的答案不止有一種,各個國家自有一套對生活的認知系統(tǒng),每個人也表達著各自的價值觀。如果硬要給幸福和快樂制定一種標準——那便是隨心而活。
隨遇而安,也不一定非得有太多計劃
尋常人的印象里,建筑設計師一定是嚴謹、自律、事事有規(guī)劃的。但青山卻不盡如此,雖然嚴謹,但他不喜歡事無巨細地規(guī)劃自己的每一個事件,如同當年他穿越世界的旅行一樣,他只給自己規(guī)劃了起點終點和時間期限,其他的一切隨緣。
這好像并不影響他的生活節(jié)奏。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節(jié)奏,但青山的生活并不像他的作品一樣工整。他喜歡隨意地把文件摞在一起,喜歡想到什么就寫寫畫畫,也不會像人們印象中的日本人一樣鐘情于收納。就連自己的建筑設計工作室的隔斷墻,也是隨意地掏了個洞方便進出。
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,就是最美好的彼岸。不必為了遷就誰的印象而改造自己,或者強行去打造一種連自己都很難適應的人設,該是什么樣子,就是什么樣子。
若說名氣,青山周平無疑是當下炙手可熱的著名設計師,“建筑界男神”的封號給他的職業(yè)生涯帶來了許多意外的加成。但他仍然還是一副謙和的樣子,渾身上下都流露出一種自然的優(yōu)雅,在他的作品之中,可以看出一種寧靜安然的感覺。
中國,北京,對他設計理念的影響是極大的。作為一名“異國北漂”,在青山周平的印象里,中國許多年輕人所居住的,僅僅是一個房子,而并非一個“家”。究其根本,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大多漂泊異鄉(xiāng)而獨居,還因為他們所住的地方,沒有關于家的設計,少了點生活的味道。
小到一間屋子,大到一棟宅邸,青山周平都能不緊不慢地雕琢出它理想的樣子。透過他設計的建筑背后,還可以看到他設計的一種美好生活的構想。青山說自己其實是一個享受孤獨的人,因為孤獨可以啟發(fā)他去思考,給他留下了更多的空間。但他創(chuàng)作的許多作品,卻在保留孤獨感的同時促進人們的社交屬性,有一種懷出世之心入世的情懷。
“400盒子的共享社區(qū)城市”便是這樣創(chuàng)作出來的。在青山周平的設想里,未來的家與社區(qū)可變化、可延展、可自由組合,人們的生活不局限于自己的活動社區(qū),而是跨空間交互的。人們可以在這些設計風格錯落有致、不滿6平米的“盒子”里睡覺、讀書、儲物……還能通過盒子的移動和變換,滿足更多的生活需求,化個體為家、化小家為大家,構成了一種新型的群居生活。這種看似可以隨意切換的生活模式,實則建立了一種秩序。
人們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選擇獨處或群居,不再煩惱于不必要的交流和寂寞感。一如青山周平成名的南鑼鼓巷的四合院改造,他不僅是把一座房子設計得更好看了,更是為這一家人建立了一種生活的秩序。
依托這種秩序,他們可以更好地生活,省掉許多不必要的麻煩。這便是一個設計師在簡單設計之余創(chuàng)造的更大的價值。這種價值,不一定要設計出傳承千年的偉大作品。從青山周平的足跡里,可以看出,人們對美好的理解是沒有高下之分的,設計師要做的,便是讓設計延續(xù)一種藝術與美的姿態(tài)—它可以作為歷史的地標屹立于世界,也可以發(fā)生在人們的日常生活里,或許名震寰宇,或許平靜如常,就像富麗堂皇的紫禁城,就像悄無聲息的胡同。
紫禁城里不再住人,胡同里卻日夜盈著煙火氣,延綿不絕。
三個問題
你現在在北京的住所是什么樣的風格,有哪些個性亮點?
青山周平:我覺得住的地方采光很重要,我選這個房子的原因也是因為采光特別好。我喜歡把很多植物放在窗戶旁邊,讓陽光照射著它們。
你平時的穿衣風格也是理性、簡約這樣的嗎?
青山周平:我比較喜歡特別簡單的,我也希望我的空間特別簡單、簡約。但是它又不是純粹的簡單,所以在細節(jié)上、材質上,會有一些不一樣的小小的亮點。
您覺得什么樣的設計最能夠提升人們居家的幸福感?
青山周平:我覺得空間需要人與人之間的情感,或者要跟人的記憶有連接。所以我會在設計中結合一些老的材料,因為老的材料我覺得承載了過去的時代,或者過去的時間記憶。
生活家雜志 《讓美好繼續(xù)發(fā)聲》
更多智能家裝體驗,歡迎到店咨詢
體驗店地址:濟南市泉城路322號惠爾商廈5層
咨詢服務熱線:86095002
· end ·